原标题:15省市机构改革方案落地这个省有点“特殊”
撰文| 赵萌
从9月中旬到现在,省级机构改革一直是个“热词”,频现媒体端。
根据公开报道,截至目前,至少有海南、云南、福建、广东、湖南、辽宁、黑龙江、吉林、宁夏、江苏、浙江、安徽、山西、山东14个省份和1个直辖市——北京的机构改革方案获批,这标志着上述省市机构改革进入实施阶段。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通过梳理相关报道发现,上述省市机构改革方案获批后,部分省市公布了改革后的党政机构数量,一些省市在部门设置上除了有与中央保持一致的“规定动作”,还不乏“自选动作”,一批新机构脱颖而出,凸显地方特色。此外,海南省、福建省、广东省、云南省、吉林省还公布了部分新组建部门的“一把手”人选。
上述省市机构改革方案获批并向外界公布的同时,政知君注意到,各地召开会议还强调了进行机构改革过程中的一些“禁区”,如严禁增加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等。
党政机构数量
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海南省机构改革方案》,这是首个获得中央批复的省级机构改革方案,也拉开了省级机构改革的序幕。
据悉,中央核定海南省党政机构限额55个,实际设置党政机构55个,其中省委机构18个、政府机构37个。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海南之后,一些省市向外界介绍机构改革方案时,党政机构数量也在披露之列。
省份
党政机构数量(个)
海南
总数55 省委机构18 政府机构37
福建
总数60 省委机构19 政府机构41
山东
总数60 省委机构18 政府机构42
广东
总数59 省委机构17 政府机构42
江苏
总数60 省委机构16 政府机构44
湖南
总数60 省委机构17 政府机构43
辽宁
总数60 省委机构18 政府机构42
吉林
总数60 省委机构17 政府机构43
不难发现,改革后,上述省份党政机构数量均不超过60个,海南省最少,为55个。
需要指出的是,地方机构改革,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此次省级机构改革,机构设置同中央和国家机关保持总体一致是最重要的原则。
如何体现同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保持一致?
《海南日报》9月30日报道曾指出:“此次海南省机构改革设置的55个党政机构中,43个对应党中央机关、国务院部门,做到了上下贯通、优化协同。进一步优化了组织、宣传、统战、政策研究、深化改革、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机关党建等职责配置;明确了机构编制、公务员、新闻出版、民族宗教、港澳事务等由省委职能部门归口管理或领导的事项。”
比如对应国务院部门调整上:
海南组建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不再保留省规划委员会、省国土资源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生态环境、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部门管理机构)、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医疗保障局、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大众日报》此前发布了山东省机构改革一些细节,体现了机构设置同中央和国家机关保持总体一致的原则。
根据方案,健全和优化省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方面,山东省组建省监察委员会、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省委审计委员会、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与中央对应改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省委财经委员会、省委国家安全委员会。
此外,省委职能部门的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方面,山东省委组织部统一管理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管理公务员工作;省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新闻出版、电影工作,归口管理省广播电视局;省委统战部统一领导民族宗教工作、统一管理侨务工作。
特色机构
通过梳理各省针对机构改革召开的会议和相关报道,政知君注意到,一些省份的机构改革不乏具有地方特色的举措,一些新机构应运而生。
拿辽宁省来说,此次机构改革中,将2017年成立的全国唯一的省级营商环境监管机构“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调整为“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并升格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辽宁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李方喜向媒体解释了这一部门调整背后的原因,他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是辽宁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基础性改革,为了解决营商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这一调整。
辽宁省在机构设置调整方面有一项“自选动作”,组建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这一机构属于省委工作机关。李方喜分析,这样设置有利于发挥辽宁省作为军工大省的优势,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路子。
此外,还有一些省份新设立的机构和“大数据”有关。福建设置了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大数据管理局)。山东则决定组建省大数据局。山东省机构改革方案指出,组建省大数据局是为主动适应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互联网+电子政务”。
再看海南。
为了适应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建设要求,整合旅游、文化、体育职能,海南组建了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服务全域旅游发展。这一机构和其他省份有所不同,这次机构改革中,涉及旅游、文化职能的部门,山东、福建等省份组建了文化和旅游厅。
近日,海南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未来几年,海南要在全域建设自贸试验区。海南省机构改革方案指出,为了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建设要求,决定组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同时挂省委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牌子。
时间表和路线图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目前,山东、福建、吉林等省市已经公布了机构改革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涉及新组建部门领导班子配备、挂牌、人员转隶工作以及相关部门“三定”规定。
先看时间表。
从披露的情况来看,山东、福建、吉林等省份将在2018年12月底前完成省级机构改革。海南是比较特殊的,据新华社披露,海南省机构改革方案4月底正式启动起草工作,根据改革进度安排,海南要在9月底基本完成省级机构改革,12月底前基本完成市县机构改革。这比其他省份都“先行一步”。
而根据中共中央2018年3月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省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报党中央审批,在2018年年底前机构调整基本到位。因此,省级机构改革工作在今年年底基本都会“收官”。
再看路线图。
《福建日报》此前报道,本次福建省级机构改革组织实施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先转隶、后三定”原则,有组织、有纪律、有步骤推进,有序做好新机构组建、场所配备、人员转隶、工作衔接等工作。
《福建日报》此前披露的福建省机构改革也体现着“先转隶、后三定”的原则。据披露,今年11月中旬前,福建省要基本完成省直部门机构班子配备、人员转隶、挂牌、办公场所调配、公共处室集中办公等工作;12月底前,基本完成涉改部门“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工作。
“先转隶、后三定”的原则在其他省份也被提及。
10月19日,江苏省省级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议在南京召开。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这次会上指出,要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坚持先转隶、再“三定”。新组建部门领导班子成立后即着手开展转隶工作,原则上在动员部署会后一个月内完成。要做好“人”的工作,妥善搞好人员调整安置,不搞断崖式的精简分流。
同一天,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安徽省省级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李锦斌强调,要注重先立后破,有序推动领导班子到位,有序推进新组建部门挂牌,有序开展人员划转,着力把机构组建好。
机构改革工作也涉及一些“禁区”。10月18日,据《湖南日报》微信文章:日前,经湖南省委同意,省纪委印发《关于严明纪律要求保证全省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的通知》,就严明各项纪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提出明确要求。涉及严明机构编制纪律、严明干部人事纪律、严明财经纪律等。
严明机构编制纪律方面,《通知》指出,严禁擅自设置机构或提高机构规格、调整和增设内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在严明干部人事纪律方面,严禁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和调整交流干部、突击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严禁拒不执行组织作出的机构调整、职位变动和干部交流决定。
人事安排
人事安排也是此轮省级机构改革中的一个环节。
政知君注意到,海南省、福建省、广东省、云南省、吉林省公布了部分新组建部门的“一把手”人选。
9月29日上午,海南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海口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一批任免案,机构改革后的多个新组建部门主要领导获得任命。
9月30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有关人事事项。任命了7个涉及机构改革的部门的“一把手”。
10月12日上午,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因省政府机构改革后部分省政府组成人员人事任命事项。
10月14日,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发布省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公示公告披露了3个新组建部门的人事安排。
10月17日,吉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长春召开。包括卫生健康委员会、退役军人事务厅、应急管理厅厅长在内的9个省政府部门“一把手”获任命。
值得一提的是,退役军人事务厅是此次省级机构改革中的一个全新机构,其人事安排也备受关注。目前,至少已有海南、福建、广东、云南、吉林5省公布了这一机构的厅长人选。其中,罗时祥为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陈奕辉为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陈小山为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张胜震拟任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党组书记;黎海滨为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
资料| 海南日报 大众日报 辽宁日报 吉林日报 新华日报 南方日报 湖南日报 新华社
校对| 罗晶